
行程特色Tourism Highlights
1.【五臺山】五臺山是佛教文殊菩薩的道場,為中國四大佛教聖地之一。相傳道場最早的佛教寺廟始建於東漢,經歷代修葺擴建已形成一定規模。現存寺院48處,僧尼數百人。五臺山歷史悠久、文化燦爛、古建成群、文物薈萃、珍品雲集,是中國古建、雕塑、繪畫的藝術寶庫。
2.大五台五方文殊朝聖: 【東台望海峰、南台錦繡峰、西台掛月峰、中台翠岩峰、北台葉鬥峰】
3.五臺山特別安排唐代古建築精華代表:【南禪寺、佛光寺】台外最精彩的泥塑古建築精華!
4.【雲岡石窟】為我國佛教“四大石窟藝術寶庫”之一。位於市區西16公里武周山南麓。現存主要洞窟53個,造像5.1萬餘尊,石雕造像吸收中外藝術精華,以氣勢雄偉,內容豐富多彩而聞名世界,至今仍有強大的藝術魅力。
5.【恒山懸空寺】懸空寺的選址之險,建築之奇,結構之巧,豐富的內涵,堪稱世界一絕。整個寺院,上載危崖,下臨深谷,背岩依龕,寺門向南,以西為正。全寺為木質框架式結構,依照力學原理,半插橫樑為基,巧借岩石暗托,樑柱上下一體,廊欄左右緊連。僅152.5平米的面積建有大小房屋40間。
飯店介紹Hotel
單人房差:13,900元
行程內容Detailed Tours

太原廈門松山 MF8152 12:10 / 14:45 & MF881 16:55 / 18:45
臺北 廈門 太原 MF888 11:10 / 13:05 & MF8153 15:50 / 18:40
本日集合於桃園國際機場,搭機直飛太原。位於山西省中北部的晉中盆地,是太原經濟圈和中西部地區 重要的中心城市,全國重要的新材料和先進製造業基地,歷史悠久的文化古都。山西省的政治、文化和 金融中心、國際交流中心; 也是中國擁有文化遺産專案數最多的城市之一,亦是中國優秀旅遊城市、中 國特色魅力城市、國家歷史文化名城。背靠二龍山,汾河自北向南流經全市,是一座有四千七百餘年歷 史的歷史名城,薈萃了自中華民族誕生以來的中華文化,擁有衆多歷史名勝古蹟和人文景觀。

X
機上簡餐
素食合菜 50

早餐後,參觀【晉祠】。位於中國山西省太原的祠堂,主要祭祀周朝晉國的開國諸侯叔虞及其母親邑姜。 是中國現存最早的皇家園林,為晉國宗祠。祠內有幾十座古建築,具有中華傳統文化特色,其中難老泉、 侍女像、聖母像被譽為“晉祠三絕” 。晉祠是太原市主要的旅遊景點之一,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首批國家AAAA級旅遊區之一。 午餐後參觀【崇善寺】位於山西太原市東南隅,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唐代創建,太原市著名古刹。初名白馬寺,後改延壽寺、宗善寺,明代又改崇善寺。明洪武十四年(1381 年),朱元璋三子晉恭王朱棡為紀念其母孝慈高皇后馬氏,就該寺舊址大事擴建。清同治三年(1864年), 寺院失火,主要建築均被焚毀,倖存下來的只有大悲殿及一些附屬建築。清光緒七年(1881年),山西 巡撫張之洞在崇善寺的廢墟上建造了文廟。從此,崇善寺一分為二,文廟占了大部分地方,這就是現在 的山西博物館第一部分,而僅占原寺面積四十分之一的大悲殿,就成為古白馬寺、明崇善禪寺的當然代 表了。為山西省佛教協會所在地。2013年3月5日,崇善寺大悲殿被國務院公佈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酒店內
素食合菜40
素食合菜 50

早餐後參觀【雲岡石窟】位於山西省大同市西郊武周山北崖,依山開鑿,東西綿延1000公尺,現存主要 洞窟45個,大小窟龕252個,石雕造像51000餘軀,是我國規模最大的古代石窟群之一。據文獻記載,北 魏和平年間(西元460年至465年)由一個著名的和尚曇曜主持,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歷史。大佛最高者 17公尺,最小者僅幾釐米。 雲岡石窟以氣勢宏偉,內容豐富,雕刻精細著稱於世。雲岡石窟雕刻在吸收 和借鑒印度犍陀羅佛教藝術的同時,融合了中國傳統藝術風格,在世界雕塑藝術史上有十分重要的地 位。雲崗幾十個洞窟中以曇曜五窟開鑿最早,氣魄最為宏偉。第五、六窟和五華洞內容豐富多采,富麗 瑰奇,是雲崗藝術的精華。
【善化寺】整個佈局唐風猶存。主要建築沿中軸線坐北朝南,漸次展開,層層迭高。前為山門,中為三 聖殿,均為金代所建。遼代遺構大雄寶殿坐落在後部高臺之上,是我國現存規模最大,最為完整的遼、 金寺院。特別是二十四天王像,披紗衣華似來自天竺國土,或身著鎧甲,襯皮毛以抵禦北國寒風。堪為 國之瑰寶。
【上下華嚴寺】上華嚴寺與下華嚴寺。兩寺僅有一巷之隔,同屬大同城內第一古刹。上華嚴寺創建於遼 道宗清寧八年(1063),天祚帝保大年間(1121~1125)毀於戰火,現存建築係金熙宗天眷三年(1140) 依舊址而重建,為中國僅存的金代寺院。其中,以大雄寶殿的建築最為壯觀,比例、造形均富典型的遼 金建築風格,為中國現存兩座規模最大的遼金佛殿之一(另一座為遼寧義縣奉國寺大殿)。殿內須彌壇 上供奉五方佛,左右堂壁繪有清代壁畫,畫前羅列四大天王及天部尊像十尊。殿中並保存大同西北角城 樓‘幹樓’的模型一座,係清代名雕刻家李彥貴的精心傑作。殿前有遼代石佛坐像與道宗太康二年(1076) 所立的陀羅尼石幢。下華嚴寺建於遼興宗重熙七年(1038),其正殿為薄伽教藏殿,係中國碩果僅存的 古木殿,亦為中國保存最完整、最古老的教藏殿。殿內須彌壇呈‘ㄇ’形,其上有三十一尊塑像,法相 莊嚴,造型流麗,衣飾飄帶流暢自然,均屬遼代泥塑珍品。而以合掌、露齒微笑的觀音菩薩像最為生動。 此外,殿內四壁造有三十八間精巧的木制藏經櫃,收藏有經書一萬八千餘冊,其中的天宮壁藏最受矚目, 係依想像中的天宮式樣所造的木雕模型,頗為精巧。


酒店內
素食合菜 40
素食合菜50

早餐後,參觀【懸空寺】。距大同市約80公里,據傳為北魏了然和尚所建,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歷 史。這裡山勢陡峻,兩邊是直立百金公尺、如同斧劈刀削一般的懸崖,懸空寺就建在這懸崖上,給人一 種可望而不可及的感覺。抬頭望上去,但見層層疊疊的殿閣,只有十數根像筷子似的木柱子把它撐住。 那大片的赭黃色岩石,好像微微向前傾斜,瞬間就要塌下一似的。是一座建築形式非常罕見的佛、儒、 道三教共處的寺廟群。
【黛螺頂『含纜車』】始建於明成化年間,明萬曆年間和清康熙、乾隆年間都曾重修。黛螺頂上的寺院 內有五臺山5座台頂的5種文殊菩薩法像,到這裏,可以一次性朝拜5尊文殊菩薩。黛螺頂寺內有多間殿 堂、僧舍20餘間,旃壇殿是該寺的主要建築。殿內所供的釋迦牟尼佛不是常見的盤坐模樣,而是站立佛 壇之上。殿內還供有五文殊像,分別:孺童文殊、無垢文殊、智慧文殊、聰明文殊、獅子吼文殊。是五 台五個文殊聖像的集中之處,由山下走到山上共有1080個臺階,這條路叫“大智路”。
【金界寺上師塔院】乃能海上師以前所居之處,內有老上師師徒三尊的舍利塔,皆為大威德成就,為格 魯在漢地弘傳的漢密一代大師。

早餐(酒店內)
素食合菜 40
素食合菜 50

早餐後,參觀【殊像寺】文殊閣內供的“蕎麵頭文殊菩薩” 騎著猗狻的巨大塑像,高9.87,是五臺山 台懷鎮諸寺中最高的一尊彩塑文殊像。其中,狻猊高3.95。狻猊四蹄蹬地,昂首豎耳,張口捲舌,雙眼 圓睜。面部、腰間、腿上呈藍底白點,頸上長滿深綠色的穗纓。它雄壯敦實,精神抖擻,作行走姿勢, 給人一種活潑奔騰之感,憶師恩法會正就是採用此畫像。據說,在殊像寺雕塑文殊菩薩時,工匠將坐騎 獅子雕塑完畢後,文殊菩薩就差塑造頭部了,但眾工匠們沒人見過文殊菩薩的面容、菩薩神態究竟是什 麼樣子誰也沒見過。工匠們意見相左眾說不一,這時廚房做飯的伙夫正在煮蕎麥麵,聽見院裡吵鬧,以 為是發生了什麼事,忙出來擠在人們中間打聽。弄清吵鬧的根由後,伙夫大聲說:“ 文殊菩薩的相貌 可不是隨便捏弄的,你們再吵也無用!”一句話,說得大夥不張口了。伙夫返回房裡,正準備做蕎麵食, 突然,院內金光照耀,伙夫朝打開的窗口望去,原來是文殊菩薩顯了真容!尋彩畫匠描摹已經來不及了, 他急中生智,就把籠屜裡的蕎麵搬出來,照著菩薩真容的樣子捏了起來。頭部捏好了,文殊菩薩也在空 中隱沒了。匠人們來了以後,忙把蕎麵頭安了上去,又在外面貼了金。人們就把所塑的菩薩成為“ 蕎 麵頭菩薩”。這個故事流傳得相當廣泛。傳說指文殊菩薩顯了真容,才把這神像塑成。
【普壽寺】在五臺山,也是道場最鼎盛時期,這裡曾是大華嚴寺的組成部分。後來,大華嚴寺更名為大 顯通寺,加之道場逐漸式微,大顯通寺又分離出若干個小寺廟,普壽寺即為其中之一。“文革”中,寺 廟被公社衛生院取用,殿宇佛像毀壞殆盡。五臺山當代名尼通願老法師,生前曾一再申請恢復重建普壽 寺,興辦五臺山尼眾佛學院,但未能如願。1991年通願老法師圓寂後,其衣缽弟子如瑞法師、妙音法師 秉承先師的遺願,在原寺廟的廢墟上,白手起家,本著建寺與辦學並重的方針,臥薪嚐膽,勵精圖治, 為全方位辦好佛教教育,弘揚中國佛教文化,構建和諧社會,莊嚴國土,利樂有情作貢獻。經過十幾年 的發展與建設,普壽寺成為一個集修行道場與佛學教育於一體的全國最大的尼眾佛學院,也是夢參長老 授課之寺院。
午餐後,參觀【菩薩頂】是五臺山五大禪處之一,菩薩頂位於顯通寺北側的靈鷲峰上。從下往上仰望層 層臺階,猶如天梯,直達菩薩頂上的梵宇琳宮。相傳文殊菩薩就居住在山頂上,故起名叫菩薩頂,亦稱 文殊寺。原為青廟,初建於北魏,到了清朝順治年間,經過擴大重修改為黃廟,由喇嘛主持。寺院規模 宏大,占地45畝,有殿堂房舍430餘間,均為清代重建。參照皇宮模式營造,瓦為三彩琉璃瓦,磚為青 色細磨磚,非常豪華,為五臺山諸寺之首。
【廣宗寺】此乃法尊法師出家的道場,並有法尊法師舍利塔。
【大圓照寺】是一座700年的古寺,該寺古稱普寧寺,坐落在佛教聖地五臺山台懷鎮,靈鷲中峰。圓照 寺現為山西省重點保護寺院,因坐落的地勢稍高,所以顯得格外開朗。此寺北仰菩薩頂、廣宗寺,南瞰 顯通寺、塔院寺,東眺黛螺頂、善財洞,西望壽寧寺、三塔寺,居群宇之中心,傲天地崔嵬。平面佈局 南北長,東西窄,依山勢而建,呈一棗核形,占地面積12600餘平方公尺,共有各種建築物八十多間。 四角各建小塔1座,形成五塔共峙的形態,造形奇特,蔚為壯觀。也是文殊菩薩化身為貧女的寺院
【羅睺寺】羅睺寺是五臺山保存完好的十大黃廟之一和五大禪寺之一,創建於唐代,明弘治五年(西元 1492 年)重建,清代曾多次重修。第四重殿裡有一最具神秘色彩,殿內正中高豎一朵蓮花,內含四尊佛 像,有時八瓣蓮花會緩緩綻開,現出四方阿彌佛。「開花現佛」,當僧人在圓盤下的暗室驅動木輪,通 柱即會轉動,蓮花隨之開啟或閉合,遂出現“開花現佛”景觀。展開蓮花瓣,讓佛像出現,這是蒙族人 進香必要「見佛」得福的項目之一的“開花現佛”; 另外,在圓臺上塑24個神像,稱“二十四天”。
【顯通寺】顯通寺是五臺山歷史最古、規模最大也是全中國繼洛陽白馬寺之後的第二座的寺廟。該寺始 建於漢明帝永平十一年,西元68年,原名大孚靈鷲寺。北魏教文帝時期擴建,因寺側有花園,賜名花 園寺。唐代武則天以新譯《華嚴經》中記載有五臺山,乃更名為大華嚴寺。明太祖重修,又賜額“大顯 通寺”。現占地面積約120畝,各種建築400餘座,規模浩大。
【塔院寺】內有一座西藏式的白塔(舍利塔),從任何角度看來都很顯眼,是五臺山的標誌。在五臺山 眾多佛塔中,塔院寺大白塔最著名,其他諸塔猶如眾星捧月一樣簇擁著它。大白搭東側,還有一座高兩 丈餘磚構文殊髮塔,外抹白灰,通體白淨,狀如寶葫蘆。相傳文殊菩薩顯聖遺留的金髮,就藏其中。


酒店內
素食合菜 40
素食合菜 50

早餐後,參觀【北台葉鬥峰】海拔3058公尺,是五臺山群嶺中的最高峰,山頂上的寺院【靈應寺】,殿 內供奉銅鑄「無垢文殊菩薩」像。 【東台望海峰】海拔2795公尺,台頂建有望海寺和佛塔。寺內供「聰明文殊菩薩」。 【西台掛月峰】海拔2773公尺,台頂有法雷寺,寺內供「獅子吼文殊菩薩」。距台懷鎮西北9.72海哩,獅子本是文殊菩薩的坐獸,其性情剛烈,威武不屈,獅子的吼聲如雷,這也是與法雷寺的寺號相呼應。
【中台翠岩峰】海拔2894公尺,山頂上的寺院叫演教寺。寺內供「孺童文殊菩薩」,在這裡,文殊成了 敬父母,忠君主,集儒之大成的佛門神童。
【南台錦繡峰】海拔2485公尺,台頂有普濟寺,謂文殊菩薩對眾生一律平等對待,普渡眾生。寺內供「智 慧文殊菩薩」。夏秋時節,這裏簡直成了花的海洋。各色交織在一起,五彩繽紛。整個台頂,猶如異常 美麗的巨大地毯。山上的花卉,品種很多。


酒店內
素食合菜 40
素食合菜 50

早餐後,參觀【金閣寺】。現存的寺廟建築及塑像均爲明、清、民國複修,共有殿堂160多間。寺院佈 局爲兩處大院,前院的一座二層樓閣內供著一座觀音菩薩像,高達17公尺多,是五臺山最高最大的塑像。 殿閣內左右後柱下兩個1公尺高的石柱礎,爲圓形中間束腰上下卷蓮瓣形,是唐代遺物。 大雄寶殿是後 院的主體建築,內供釋迦牟尼佛、阿彌陀佛和藥師佛三尊佛像。
【清涼寺】此寺建於北魏孝文帝延興二年(472年)。唐朝,不空法師曾在此作密宗道場。清乾隆、民 國年間重建,後徹底毀於文化大革命時期。仍存有清涼石,為清涼寺鎮寺之寶。後由香港黃惠卿女士等 籌資重建。民間曾傳說,清朝順治皇帝最後在此出家。
【佛光寺】位於五臺山縣城東北32千公尺的佛光山山腰,距離台懷鎮30多千公尺。據史料記載,北魏孝 文帝在位期間(471-499)曾路過這裏,看到一團佛光,於是下令興建寺院,名爲“佛光寺”。到了唐代, 武宗皇帝大滅佛教,佛光寺被毀爲一片廢墟。現存的東大殿,則是唐宣宗大中十年(856)重建的。 【南禪寺】位於中國山西省忻州市五台縣陽白鄉李家莊村西北。大殿建於唐建中三年(西元782年), 為兩村村民合資所建。因其位置較偏,規模小,在縣誌、佛經中均無記載,故唐武宗會昌法難時期得以 保存。寺院自建成始,香火延續千年,後朝均有修繕,惟餘大殿,乃唐代遺構。南禪寺是中國現存最古 老的木結構建築,也是亞洲現存最古老的木結構建築,1961年公佈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酒店內
素食合菜 40
素食合菜 50

早餐後專車前往機場搭機返回臺北。結束此一喜樂無比的五臺山朝聖之旅。
✽所有內陸之海空陸交通,食宿及遊覽,均由內陸公營旅遊單位負責安排,鑒於目前內陸交通,飯店系 統仍有國家制度上之限制,如遇不可抗拒之因素,行程、飯店或交通工具有臨時更改,一切以當地旅行 社安排為主。

酒店內
機場退餐費RMB80/人
X
參考航班Flight Schedule
臺北廈門太原 MF888 11:10 / 13:05 & MF8153 15:50 / 18:40
太原廈門松山 MF8152 12:10 / 14:45 & MF881 16:55 / 18:45
備註說明Remark
※特別安排:每日礦泉水一瓶 ※風味餐:太原-山西麵食製作風味、五臺山-素宴
小費說明Related Costs
團費包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