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希拉穆仁大草原、沙漠迪士尼響沙灣 老牛灣黃河大峽谷、大同雲岡石窟 五臺山:大朝台自由行12天本行程更新日:2025/4/14

行程特色Tourism Highlights

1.【五臺山】五臺山是佛教文殊菩薩的道場,為中國四大佛教聖地之一。相傳道場最早的佛教寺廟始建於東漢,經歷代修葺擴建已形成一定規模。現存寺院48處,僧尼數百人。五臺山歷史悠久、文化燦爛、古建成群、文物薈萃、珍品雲集,是中國古建、雕塑、繪畫的藝術寶庫。
2.大五台五方文殊朝聖: 【東台望海峰、南台錦繡峰、西台掛月峰、中台翠岩峰、北台葉鬥峰】
3.五臺山特別安排唐代古建築精華代表:【佛光寺】台外最精彩的泥塑古建築精華!
4.希拉穆仁草原(蒙古族下馬酒+歡迎儀式、篝火晚會)傳統牧 民家訪(喝奶茶、吃果條、穿蒙古袍照相、射箭體驗(每人10支)、特別安排蒙古 族非物質文化遺產歌曲2首(長調、呼麥)

行程內容Detailed Tours

桃園機場北京『HU7988 1305/1635』動車站(G2477 20:58/23:18)呼和浩特

集合於『桃園國際機場』,經由專人協助辦理登機手續後,搭乘豪華客機飛往『北京』,抵達後前 往用餐, 餐後前往『北京北站』搭乘動車前往『呼和浩特東』,呼和浩特是蒙古語音譯,意為「青 城」,其中呼和 為青色,浩特為城市、城郭。因中心城區北依大青山,故得名。呼和浩特是蒙古 俺答汗,在明隆慶六年, 1572年,召集舉世無雙的巧工名匠,模仿已失去的大都,在哈剌兀那之 陽、哈屯河之濱,建有八座樓和 琉璃金銀殿的雄壯美麗城市。

  • X
  • 機上點心
  • 中式合菜RMB80/人
呼和浩特『2HR』希拉穆仁草原(蒙古族下馬酒+歡迎儀式、篝火晚會)傳統牧
民家訪(喝奶茶、吃果條、穿蒙古袍照相、射箭體驗(每人10支)、特別安排蒙古
族非物質文化遺產歌曲2首(長調、呼麥) 『2HR』呼和浩特

【希拉穆仁草原】希拉穆仁,蒙語意為“黃色的河”,位於呼和浩特市北 80 公里處,烏蘭察布盟達爾罕茂明安聯合旗境內,是內蒙古著名的草原旅 遊點。希拉穆仁草原是典型的高原草場,每當夏秋時節綠草如茵,鮮花遍地, 一望無際的景色,使人如癡如醉。希拉穆仁接待設施完善,有現代化星級標 準的蒙古包供遊客下榻,更有別具風味的民族食品。既能欣賞古樸的寺廟建 築,又能感受美麗的草原風光,真是一舉兩得,值得您親自來感受一下。

  • 早餐(酒店內)
  • 素食合菜RMB60/人
  • 素食合菜RMB80/人
呼和浩特【大召寺】『2.5HR』包頭【美岱召、小召(普會寺)】

【大召寺】是明代蒙古土默特部落的首領阿拉坦汗,在明萬曆八年(1580年)主持修建的。 寺廟 屬於藏傳佛教格魯派。 銀佛、龍雕、壁畫,是遊玩大召寺時一定要去看的。 在寺廟大殿中,可 以看到一座由3萬兩白銀鑄成的“釋迦牟尼像”。

【美岱召】始建於明朝慶隆年間(西元1564-1582年),它是喇嘛教傳入蒙古的一個重要的弘法中 心。美岱召依山傍水,景色宜人,在建築上更有獨特的風格。它是仿中原漢式,融合蒙藏風格而 建,是一座城寺結合,人佛共居」的喇嘛廟。美岱召內有大量的壁畫,如大雄寶殿內的釋迦牟尼 歷史壁畫及描繪蒙古貴族拜佛的場面的壁畫都完好無損,這些對於研究明代蒙古史、佛教史、建 築史、美術史都具有很重要的意義。美岱召是一處罕見的集寺廟、王府與城池為一體的建築。寺 裡主體建築有經堂、大雄寶殿、羅漢堂及觀音殿等,殿宇高大雄偉,殿內供奉佛像、菩薩像,並 陳列著各類法器,牆面都繪有佛傳故事和護法神像等內容的壁畫。順義王家族世代居住的樓院在 城內深處,太后廟裡的檀香木塔,儲放著王太后的骨灰。

【小召】原來是明朝俺答汗(阿拉坦汗)的後裔俄木布所建的寺。 到清朝順治年間,該寺已經頹 敗失修。 清朝朝廷為了加強對呼和浩特地區召廟及喇嘛的管理,於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專門 設立了歸化城喇嘛印務處,駐大召,由掌印扎薩克達喇嘛掌管,掌印扎薩克達喇嘛有權直接上奏 清朝皇帝。  

  • 早餐(酒店內)
  • 素食合菜RMB60/人
  • 素食合菜RMB80/人
包頭【五當召】『2HR』響沙灣【往返纜車,響沙灣沙漠套票:騎駱駝、全地形車、軌道自行車、沙襪等】 『2.5HR』鄂爾多斯

【五當召】是內蒙古最大的藏傳佛教格魯派寺院,創建於清康熙年間(1662-1722年)。 五當召歷 史上是一座政教合一的寺院,也是一所研究蒙藏佛教理論的高等佛教學府,目前寺內設有四大學 部。 五當召是典型的藏傳佛教寺院的風格,沒有統一的中軸線,所有的大殿都不規則地散佈在山 谷中,沒有圍牆和院落,各建築自成一體。

【響沙灣】國家AAAAA 級景區,居中國各響沙之首,被稱為“響沙之王”,位於內蒙古顎爾多斯 達拉特旗境內,背依大漠龍頭庫布其沙漠,面臨罕臺大川, 又名銀肯響沙。在蒙語中被稱為布熱芒哈,意思是帶喇叭的沙丘。高大的沙丘呈月牙形狀約有80 多米高,橫亙數公里,金黃色的沙坡掩映在藍天白雲下,有一種茫茫沙海入雲天的壯麗景象,像 一條金黃色的臥龍。呈彎月狀的巨大沙山回音壁綴在大漠邊緣,是一處珍稀、罕見、寶貴的自然 旅遊資源。

溫馨提醒: 1.沙漠活動有一定的危險性,進行各項活動時請配合導遊工作人員的指導,並視個人體力狀況,量力而為。 2.由於沙漠氣候紫外線高,天氣瞬間萬變,時有起風狀況,貼心提醒您準備口罩、脖圍及防曬用品,以便不時 之需。 

  • 早餐(酒店內)
  • 素食合菜RMB60/人
  • 素食合菜RMB80/人
鄂爾多斯『3HR』老牛灣(老牛灣國家地質公園(黃河大峽谷、牛轉乾坤、觀景古棧道、 老牛灣大舞臺、老牛灣古堡) 『2HR』右玉

【老牛灣國家地質公園】位於晋陝大峽谷入口處,這裏是長城、黃河唯一並行的典型地段。河面 最寬處不過百米。老牛灣村有兩個,分別位於內蒙古和山西。 中間有一道深溝相隔,而且由於水庫水位提升、河水倒灌,溝中水深達 30-40 公尺深(不同季節 水面會有變化),需乘坐當地農民的小船渡過。老牛灣三面環水,一面連山,呈牛頭形狀。內蒙古 一側的老牛灣景區位於呼和浩特市清水河縣,這裏是攝影家們公認的折攝老牛灣的最佳位置。並 且形似牛頭的山坡坐落在內蒙古一側,在這裏可以看到一個著名的睡在然景觀—牛鼻孔,山崖下 面有一個自然形成的山洞,透過山洞就可以看到絕壁之下的黃河水灣,風光壯麗、秀美。該處有 馳名的黃河大峽谷風光,有“閻王鼻子”、“捨身崖”、“響聲樓”、 “老牛灣堡”等風景古蹟。

  • 早餐(酒店內)
  • 素食合菜RMB60/人
  • 素食合菜RMB80/人
右玉『1.5HR』大同【雲岡石窟『含電瓶車』、上下華嚴寺】

【雲岡石窟】位於山西省大同市西郊武周山北崖,依山開鑿,東西綿延1000米,現存主要洞 窟45個,大小窟龕252個,石雕造像51000餘軀,是我國規模最大的古代石窟群之一。據文 獻記載,北魏和平年間(西元460年至465年)由一個著名的和尚曇曜主持,距今已有1500 多年的歷史。大佛最高者17米,最小者僅幾釐米。 雲岡石窟以氣勢宏偉,內容豐富,雕刻精 細著稱於世。雲岡石窟雕刻在吸收和借鑒印度犍陀羅佛教藝術的同時,有機地融合了中國傳統 藝術風格,在世界雕塑藝術史上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雲崗幾十個洞窟中以曇曜五窟開鑿最早, 氣魄最為宏偉。第五、六窟和五華洞內容豐富多采, 富麗瑰奇,是雲崗藝術的精華。

  • 早餐(酒店內)
  • 素食合菜RMB60/人
  • 素食合菜RMB80/人
大同『1HR』懸空寺 『2.5HR』五臺山【黛螺頂『含纜車』、金界寺上師塔院】

【懸空寺】距大同市約80公里,據說是北魏時一位叫了然的和尚所建,距今已有1400多 年的歷史。這裡山勢陡峻,兩邊是直立百金米、如同斧劈刀削一般的懸崖,懸空寺就建在這懸 崖上,給人一種可望而不可即的感覺。抬頭望上去,但見層層疊疊的殿閣,只有十數根像筷子 似的木柱子把它撐住。那大片的赭黃色岩石,好像微微向前傾斜,瞬間就要塌下一似的。是一 座建築形式非常罕見的佛、儒、道三教共處的寺廟群。

【黛螺頂『含纜車』】始建於明成化年間,明萬曆年間和清康熙、乾隆年間都曾重修。黛螺頂 上的寺院內有五臺山5座台頂的5種文殊菩薩法像,到這裏,可以一 次性朝拜5尊文殊菩薩。黛 螺頂寺內有多間殿堂、僧舍20餘間,旃壇殿是該寺的主要建築。殿內所供的釋迦牟尼佛不是常 見的盤坐模樣,而是站立佛壇之上。殿內 還供有五文殊像,分別:孺童文殊、無垢文殊、智慧 文殊、聰明文殊、獅子吼文殊。是五台五個文殊聖像的集中之處,由山下走到山上共有1080個 臺階,這條路叫“大智路”。

【金界寺上師塔院】乃能海上師以前所居之處,內有老上師師徒三尊的舍利塔,皆為大威德成 就,為格魯在漢地弘傳的漢密一代大師。

  • 早餐(酒店內)
  • 素食合菜RMB60/人
  • 素食合菜RMB80/人
五臺山【殊像寺、普壽寺、菩薩頂、廣宗寺、 大圓照寺、羅睺寺、顯通寺、塔院寺】

【殊像寺】文殊閣內供的“蕎麵頭文殊菩薩” 騎著猗狻的巨大塑像,高9.87公尺,是五臺山 台懷鎮諸寺中最高的一尊彩塑文殊像。其中,狻猊高3.95公尺。狻猊四蹄蹬地,昂首豎耳, 張口捲舌,雙眼圓睜。面部、腰間、腿上呈藍底白點,頸上長滿深綠色的穗纓。它雄壯敦實, 精神抖擻,作行走姿勢,給人一種活潑奔騰之感,憶師恩法會正就是採用此畫像。據說,在殊 像寺雕塑文殊菩薩時,工匠將坐騎獅子雕塑完畢後,文殊菩薩就差塑造頭部了,但眾工匠們沒 人見過文殊菩薩的面容、菩薩神態究竟是什麼樣子誰也沒見過。工匠們意見相左眾說不一,這 時廚房做飯的伙夫正在煮蕎麥麵,聽見院裡吵鬧,以為是發生了什麼事,忙出來擠在人們中間 打聽。弄清吵鬧的根由後,伙夫大聲說:“ 文殊菩薩的相貌可不是隨便捏弄的,你們再吵也 無用!”一句話,說得大夥不張口了。伙夫返回房裡,正準備做蕎麵食,突然,院內金光照耀, 伙夫朝打開的窗口望去,原來是文殊菩薩顯了真容!尋彩畫匠描摹已經來不及了,他急中生 智,就把籠屜裡的蕎麵搬出來,照著菩薩真容的樣子捏了起來。頭部捏好了,文殊菩薩也在空 中隱沒了。匠人們來了以後,忙把蕎麵頭安了上去,又在外面貼了金。人們就把所塑的菩薩成 為“ 蕎麵頭菩薩”。這個故事流傳得相當廣泛。傳說指文殊菩薩顯了真容,才把這神像塑成。

【普壽寺】在五臺山,也是道場最鼎盛時期,這裡曾是大華嚴寺的組成部分。後來,大華嚴寺 更名為大顯通寺,加之道場逐漸式微,大顯通寺又分離出若干個小寺廟,普壽寺即為其中之一。 “文革”中,寺廟被公社衛生院取用,殿宇佛像毀壞殆盡。五臺山當代名尼通願老法師,生前 曾一再申請恢復重建普壽寺,興辦五臺山尼眾佛學院,但未能如願。1991 年通願老法師圓寂 後,其衣缽弟子如瑞法師、妙音法師秉承先師的遺願,在原寺廟的廢墟上,白手起家,本著建 寺與辦學並重的方針,臥薪嚐膽,勵精圖治,為全方位辦好佛教教育,弘揚中國佛教文化,構 建和諧社會,莊嚴國土,利樂有情作貢獻。經過十幾年的發展與建設,普壽寺成為一個集修行 道場與佛學教育於一體的全國最大的尼眾佛學院,也是夢參長老授課之寺院。

【菩薩頂】是五臺山五大禪處之一,菩薩頂位於顯通寺北側的靈鷲峰上。從下往上仰望層層臺 階,猶如天梯,直達菩薩頂上的梵宇琳宮。相傳文殊菩薩就居住在山頂上,故起名叫菩薩頂, 亦稱文殊寺。原為青廟,初建於北魏,到了清朝順治年間,經過擴大重修改為黃廟,由喇嘛主 持。寺院規模宏大,占地45畝,有殿堂房舍430餘間,均為清代重建。參照皇宮模式營造, 瓦為三彩琉璃瓦,磚為青色細磨磚,非常豪華,為五臺山諸寺之首。 【廣宗寺】此乃法尊法師出家的道場,並有法尊法師舍利塔。

【大圓照寺】是一座700年的古寺,該寺古稱普寧寺,坐落在佛教聖地五臺山台懷鎮,靈鷲中 峰。圓照寺現為山西省重點保護寺院,因坐落的地勢稍高,所以顯得格外開朗。此寺北仰菩薩 頂、廣宗寺,南瞰顯通寺、塔院寺,東眺黛螺頂、善財洞,西望壽寧寺、三塔寺,居群宇之中 心,傲天地崔嵬。平面佈局南北長,東西窄,依山勢而建,呈一棗核形,占地面積12600餘平 方米,共有各種建築物八十多間。四角各建小塔1座,形成五塔共峙的形態,造形奇特,蔚為 壯觀。也是文殊菩薩化身為貧女的寺院

【羅睺寺】羅睺寺是五臺山保存完好的十大黃廟之一和五大禪寺之一,創建於唐代,明弘治五 年(西元1492 年)重建,清代曾多次重修。第四重殿裡有一最具神秘色彩,殿內正中高豎一 朵蓮花,內含四尊佛像,有時八瓣蓮花會緩緩綻開,現出四方阿彌佛。「開花現佛」,當僧人 在圓盤下的暗室驅動木輪,通柱即會轉動,蓮花隨之開啟或閉合,遂出現“開花現佛”景觀。 展開蓮花瓣,讓佛像出現,這是蒙族人進香必要「見佛」得福的項目之一的“開花現佛”另外, 在圓臺上塑24個神像,稱“二十四天”。

【顯通寺】顯通寺是五臺山歷史最古、規模最大也是全中國繼洛陽白馬寺之後的第二座的寺 廟。該寺始建於漢明帝永平十一年,西元68年,原名大孚靈鷲寺。北魏教文帝時期擴建,因 寺側有花園,賜名花園寺。唐代武則天以新譯《華嚴經》中記載有五臺山,乃更名為大華嚴寺。 明太祖重修,又賜額“大顯通寺”。現占地面積約120畝,各種建築400餘座,規模浩大。

【塔院寺】內有一座西藏式的白塔(舍利塔),從任何角度看來都很顯眼,是五臺山的標誌。 在五臺山眾多佛塔中,塔院寺大白塔最著名,其他諸塔猶如眾星捧月一樣簇擁著它。大白搭東 側,還有一座高兩丈餘磚構文殊髮塔,外抹白灰,通體白淨,狀如寶葫蘆。相傳文殊菩薩顯聖 遺留的金髮,就藏其中。  

  • 早餐(酒店內)
  • 素食合菜RMB60/人
  • 素食合菜RMB80/人
五臺山:大朝台【北台、東台、中台、中台、南台】(換乘小巴士)

【北台葉鬥峰】海拔3058米,是五臺山群嶺中的最高峰,山頂上的寺院【靈應寺】,殿內供奉 銅鑄「無垢文殊菩薩」像。

【東台望海峰】海拔2795米,台頂建有望海寺和佛塔。寺內供「聰明文殊菩薩」。

【西台掛月峰】海拔2773米,台頂有法雷寺,寺內供「獅子吼文殊菩薩」。距台懷鎮西北9.72 海哩,獅子本是文殊菩薩的坐獸,其性情剛烈,威武不屈,獅子的吼聲如雷,這也是與法雷寺 的寺號相呼應。

【中台翠岩峰】海拔2894米,山頂上的寺院叫演教寺。寺內供「孺童文殊菩薩」,在這裡,文 殊成了敬父母,忠君主,集儒之大成的佛門神童。

【南台錦繡峰】海拔2485米,台頂有普濟寺,謂文殊菩薩對眾生一律平等對待,普渡眾生。寺 內供「智慧文殊菩薩」。夏秋時節,這裏簡直成了花的海洋。各色交織在一起,五彩繽紛。整 個台頂,猶如異常美麗的巨大地毯。山上的花卉,品種很多。 

  • 酒店用
  • 素食合菜RMB60/人
  • 素食合菜RMB80/人
五臺山【五臺山景區 金閣寺、清涼寺、佛光寺】『3HR』太原

【金閣寺】。現存的寺廟建築及塑像均爲明、清、民國複修,共有殿堂160多間。寺院佈局爲兩 處大院,前院的一座二層樓閣內供著一座觀音菩薩像,高達17米多,是五臺山最高最大的塑像。 殿閣內左右後柱下兩個1米高的石柱礎,爲圓形中間束腰上下卷蓮瓣形,是唐代遺物。 大雄寶 殿是後院的主體建築,內供釋迦牟尼佛、阿彌陀佛和藥師佛三尊佛像。

【清涼寺】此寺建於北魏孝文帝延興二年(472年)。唐朝,不空法師曾在此作密宗道場。清乾 隆、民國年間重建,後徹底毀於文化大革命時期。仍存有清涼石,為清涼寺鎮寺之寶。後由香 港黃惠卿女士等籌資重建。民間曾傳說,清朝順治皇帝最後在此出家。 【佛光寺】位於五臺山縣城東北32千米的佛光山山腰,距離台懷鎮30多千米。據史料記載,北 魏孝文帝在位期間(471-499)曾路過這裏,看到一團佛光,於是下令興建寺院,名爲“佛光寺”。 到了唐代,武宗皇帝大滅佛教,佛光寺被毀爲一片廢墟。現存的東大殿,則是唐宣宗大中十年 (856)重建的。

  • 酒店用
  • 素食合菜RMB60/人
  • 素食合菜RMB80/人
太原【蒙山大佛】北京

【蒙山大佛】,也稱晉陽西山大佛,是一尊位於山西省太原市晉源區 寺底村西北的蒙山中的摩崖大佛,現為太原市文物保護單位。蒙山大 佛開鑿於北齊天保年間,本是蒙山開化寺後的摩崖佛像。唐高祖李 淵、唐高宗李治與皇后武則天、後唐武皇帝李克用、後漢高祖劉知遠 都曾來此禮佛。元朝末年,蒙山大佛被毀。1980 年的太原市地名普 查中,蒙山大佛被重新發現,發現時佛頭已不知去向,佛身埋在土石 之中,風化嚴重。 古籍記載,蒙山大佛高二百尺(合今制59米)。根據實際測量,蒙山大佛兩腿底部至頸部高 約30米,按比例估計原來的佛頭高約10米,加上後世重修時補築的基座高6米,蒙山大佛原 本的高度大約為46米。2007年起,太原市對蒙山大佛進行了保護和開發,加固了佛身,並參 考太原出土的北齊佛頭新修了高12米的佛頭。

  • 酒店用
  • 素食合菜RMB60/人
  • 素食合菜RMB80/人
北京桃園機場『HU7987 0755/1125』

今日搭乘班機返回桃園機場

※大陸地區因飛機、火車班次時刻經常誤點或取消;故以上行程或餐食若有變更, 將有所調整。若遇不可抗拒之情況,本公司將保有變更行程之權利。 

  • 打包餐盒
  • 機上點心
  • ×

參考航班Flight Schedule

桃園機場  北京『HU7988 1305/1635』

北京  桃園機場『HU7987 0755/1125』

 

備註說明Remark

單人房須加價:15800元/人

小費說明Related Costs

團費包含

close

掃描QRCode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