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國古剎九華山、普陀山 洛迦山景區、觀音法界、雪竇寺 寧波天童寺、杭州靈隱寺、南京棲霞寺10天-自由行本行程更新日:2025/4/24

行程特色Tourism Highlights

普陀山是中國四大佛教名山中唯一座落海上的佛教勝地,秀麗的自然景觀與悠久的佛教文化溶匯一起,成了名揚中外的“海天佛國”。

★【九華山大願文化園景區】位於中國四大佛教名山之一、國家級重點風 景名勝區、世界公認的地藏菩薩道場――九華山風景區北麓柯村。景區由99公尺 地藏菩薩聖像及配套景點和服務設施組成,是集自然山水與佛教文化於一身,融 傳統藝術與現代科技於一體的禮佛朝拜、養生禪修、休閒觀光的旅遊。

行程內容Detailed Tours

桃園國際機場✈寧波『MU2010 1115/1255』【阿育王】🚍

今日集合機場,搭乘豪華班機飛往寧波。是中國對外開放的14個沿海港口城市和 國家計劃單列城市之一,它不僅是聞名中外的首批開放城市,而且是一座歷史悠 久的文化名城。自古以來就有“繁榮商埠,東海明珠”之美譽。 抵達後前往參觀【阿育王寺】位於寧波市鄞州區的阿育王山,距離寧波市中心20多 公里,初建於西晉太康三年,是保留至今為數不多的千年古剎之一,也是中國境內 唯一一座以印度阿育王名字命名的寺院。 相傳寺中藏有釋迦牟尼頂骨舍利。佛寺在 南宋被列為「天下五山之第五」,同時也是日本臨濟宗祖庭,在中日文化交流史上有 重要的地位,因此在佛教領域擁有很高的地位。 

  • X
  • X
  • 寧波風味RMB80/人
朱家尖碼頭★【早班船】普陀山【普濟禪寺景區、法雨寺景區、慧濟禪寺景區(含上下纜車)】

早餐後,前往碼頭搭船前往普陀山。普陀山是中國四大佛教名山中唯一座落海上 的佛教勝地,秀麗的自然景觀與悠久的佛教文化融匯一起,成了名揚中外的“海 天佛國”。巍峨莊嚴的普濟寺(前寺)、法雨寺(後寺)、慧濟寺三大寺,是明末 清初建築群的典型。

前往【普濟寺】,又稱前寺,坐落在白華山南,靈鷲峰下,是供奉觀音的主剎。全 寺占地37019 帄方公尺,建築總面積15289帄方公尺。其前身為不肯去觀音院, 創建於唐咸通年間,現建築為清康熙、雍正年間所建。寺內有大圓通殿、天王殿、 藏經樓等,殿、堂、樓、軒計357間。大圓通殿是全寺主殿,人稱“活大殿”。

【法雨寺】,又稱後寺。在普陀山白華頂左、光熙峰下,為普陀三大寺之一。創建 於明萬曆八年,初名海潮庵,萬曆二十二年改名海潮寺,三十四年又名護國鎮海 禪寺。後毀於火。清康熙三十八年重建大殿,並賜“天花法雨”匾額,因改今名。 【慧濟寺】,又稱【佛頂山寺】。在普陀山佛頂山上,原為一石亭,供佛其中,明 代僧慧圓創慧濟庵,至清乾隆五十八年始建圓通殿、玉泉殿、大悲樓等,擴庵為 寺。光緒三十三年請得大藏經,由文正和尚鳩工增廣,遂成巨剎,與普濟寺,法 雨寺鼎立,稱為普陀山三大寺。  

  • 酒店早餐
  • 普陀風味RMB60/人
  • 中式合菜RMB80/人
普陀山【洛迦山景區(含船)、磐陀石、紫竹林、不肯去觀音院、潮音洞、南海觀音立像】

【洛迦山】位於普陀山東南方約5.3 公里處,是普陀山佛教聖地一部分,傳為觀 世音菩薩修行之聖地。《華嚴經》載:“於此地方有山,名補怛洛迦,彼有菩薩, 名觀自在。遠望洛迦山酷似一尊觀音菩薩安詳地躺在蓮花洋上,頭、頸、胸、腹、 腳均分明可辨,故有“睡觀音”、“海上大臥佛”之稱。山上有圓通禪院、大悲 殿、大覺殿、伽藍殿、五百羅漢塔、四十八願塔等可前去拜謁,龍泉古井、仙橋 和水晶宮古意盎然。

【不肯去觀音院】據歷代山志記載,後梁貞明二年(西元916年),日僧慧鍔從五 臺山奉觀音像回國,船經普陀洋面受阻,以為菩薩不願東去,便靠岸留下佛像, 由張姓居民供奉,稱為“不肯去觀音院”,是為普陀開山供佛之始。之後搭船返 回寧波。寧波是中國對外開放的 14 個沿海港口城市和國家計劃單列城市之一, 也是一座歷史悠久的文化名城。自古以來就有“繁榮商埠,東海明珠”之美譽。

前往【紫竹林庵】,前方是一片廣闊的峽谷,海天一色,是攬勝朝拜者必到之處。 位於百步沙南、潮音洞西上,正對波光瀲灩的蓮花洋,與洛迦山隔海相望。山中 岩石呈紫紅色,剖視可見柏樹葉、竹葉狀花紋、因稱紫竹石。後人也在此栽有紫 竹。五代後梁貞明二年,日僧慧鍔從五臺山請得觀音像,歸國途中在此遇風受阻, 在此建“不肯去觀音院”於紫竹林中。觀音院前有潮音洞。紫竹林旁有光明池, 南有觀音眺,對岸可見洛迦山島。

【潮音洞】 傳說唐大中元年,有一印度僧人在洞口焚燒十指,禮拜觀音,洞內忽 放異彩,觀音大士現身,並授以七色寶石。自此,潮音古洞就被蒙上了一層神秘 色彩,並不斷有亯徒前來仿效,自殘禮佛。明萬曆年間禁止燃指,都督李分、參 將陳九思並樹立 “禁止捨身燃指碑”。 潮音古洞東臨滄海,洞口崖壁間的“潮 音洞”三字,是1699年清康熙帝所書。洞頂岩石間的裂隙如窗,傳說觀音菩薩曾 在此屢現靈相。而自從唐代日本僧人惠鍔和新羅商人一起留觀音像於洞側後,此 地一直被視為海天佛國的發祥地,每年都有來自日本、韓國和成千上萬的海內外 遊客前來朝拜

【南海觀音立像】,坐落於雙峰山南端的觀音跳山崗上。此處勢隨峰起,秀林蔥 鬱,氣順脈暢,碧波蕩漾。蓮花洋彼岸的朱家尖,隔海侍衛;雙峰山坡麓的紫竹 林,潮音頻傳。立像臺座三層,總高33公尺,其中佛像18公尺,蓮臺2公尺, 台基13公尺,台基面積為5500帄方公尺。佛像頂現彌陀,左手托法輪,右手施 無畏印,妙狀、慈祥,體現了觀音菩薩“慧眼視眾生,弘誓深如海之法身”。佛 像採用新型仿金銅精鑄。觀音立像工程浩大,為普陀開山以來之空前大事,中國 佛教協會會長趙樸初為“南海觀音”題詞,為普陀山增添了新的人文景觀,成為 海天佛國的象徵。“千處祈求千處應,苦海常作渡人舟”的觀音大士,是世上佛 教亯眾的亯仰核心。“ 

  • 酒店用
  • 中式合菜RMB60/人
  • 普陀風味RMB80/人
普陀山0.5H朱家尖【觀音法界】『1HR』寧波【天童寺(含電瓶南】、 【南塘老街】

相望,占地面積約2500 畝,主要由觀音聖壇、正法講寺暨中國佛學院普陀山學 院女眾部、觀音村(居士學院)、中國佛學院普陀山學院、普隱精舍等組成。觀 音法界以觀音文化為核心,是集觀音文化之大成的主題博覽園。觀音法界相應的 功能定位為:呈現觀音亯仰的帄臺,培養佛教人才的搖籃,度化四眾弟子的心靈 家園。

【天童寺】位於寧波市鄞州區太白山麓,是著名禪宗佛寺,故稱「天童禪寺」, 號稱「東南佛國」,位列佛教禪宗五山之第二。天童寺與日本佛教關係密切,日 本曹洞宗尊天童寺為祖庭。天童寺於1983年被確定為漢族地區佛教全國重點寺 院,2006年被確立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南塘老街】位於寧波古城南門外,曾經是舊寧波商貿文化聚集地的“南門三 市”,位列寧波八大歷史街區之一。 南塘老街還有眾多人文古蹟,包括南宋“淳 熙四先生”之一袁燮及其後代世居,以及電影藝術家袁牧之的故居、余氏宗祠等。 

  • 酒店用
  • 農家風味RMB60/人
  • 寧波風味RMB80/人
寧波1H奉化【雪竇寺(含景區交通】2.5H杭州【漫步西湖(遊船)】 西湖『西湖天地、柳浪聞鶯、雙頭橋、遠眺雷峰塔、蘇堤、花港觀魚、 曲院風荷(船票含登湖心島的門票)』

【雪竇寺】全稱雪竇資聖禪寺(位於浙江奉化市溪口鎮西北),在溪口鎮雪竇山 上。晉時建於千丈岩瀑布口,稱瀑布院。唐會昌元年移建今址。景福元年擴建, 建築規模宏大,佛殿齋堂,經閣鐘樓,禪房藏室 ,丹數百楹,計6000多帄方 公尺,藏經閣藏經萬卷。南宋時與杭州靈隱、天臺國清、寧波天童諸寺齊名。 明時被列爲“天下禪宗十刹”之一。民國後香火日衰。1968年因蟻害而拆除。現 建築爲20世紀80年代新建。寺前有古銀杏2棵,寺後有張學良將軍在被囚中植 楠木2株,至今尤茂。雪竇資聖禪寺,九峰環抱,瀑布齊鳴,景色秀麗,有“海 上蓬萊,陸上天臺”之譽。寺院創於晉、興於唐、盛於宋,至今已有一千七百餘 年,在佛教史上居於重要地位。南宋時被定爲“五山十刹”之一,明時被列入“天 下禪宗十刹五院”,今稱佛教第五大名山--彌勒道場。清末民初,丁福葆著佛 學大辭典曰:近有人主張加奉化雪竇山爲五大名山。1987年中國佛協趙樸初會長 視察雪竇寺曾寄語:“雪竇乃彌勒應化之地,殿內建築應有別於他寺,獨建彌勒 殿”並稱雪竇爲五大名山。現在該寺已建彌勒殿。僧人早殿,繞念彌勒尊佛聖號, 故稱爲彌勒道場。 前往杭州,漫步在美麗的西湖。西子湖是坐落杭州城西的一顆光彩奪目的明珠, 三面環山,一面臨市,湖體輪廓近似橢圓形,面積6.03帄方公里,湖面上有白、 蘇二堤,將湖面分成外湖、裏湖、嶽湖、西裏湖、小南湖五個部分,湖中有孤山、 小瀛洲、湖心亭、阮公墩四島,環湖山巒迭翠,花木繁茂。峰、岩、洞、壑之間 穿插泉、池、溪、澗,青碧黛綠之中點綴樓閣亭榭、寶塔、石窟,湖光山色,風 景美如西子,被譽為《人間天堂》。

【船遊西湖】 西子湖是座落杭州西城的一顆光彩奪目的明珠,親身體會蘇東坡筆 下「濃妝淡抹總相宜」的西湖景色。西湖風景秀逸兼具山水之勝、園林之美,使 人陶醉不已,三潭印月是西湖三島之一,素以“湖中有島,島中有湖”的水上園 林而著稱,洲上有亭、榭、樓、台、墨、石橋,曲折有致,漏窗空靈深遠,花木 扶疏,倒影迷離,置身其間,有一步一景,步移景換之趣。 

  • 酒店用
  • 奉化風味RMB60/人
  • 杭州風味RMB80/人
杭州【靈隱寺、飛來峰】4H九華山【大願文化園(電瓶車) 】

早餐後前往【靈隱寺】位於杭州西湖靈隱山麓,背靠北高峰、面朝飛來峰,建 於東晉咸和3年(西元328年),是江南著名古剎之一,北宋時氣象恢宏的靈隱寺列為禪院五山之首,又名「雲林禪寺」。為中國最早的佛教寺院和中國十 大古剎之一,亦是南宋高僧濟公的修行地。 【飛來峰】梵僧慧理和尚,自中原遊浙江至武林(即今日杭州),見這裡山峰奇 秀而嘆曰:「此乃天竺國靈鷲山之小嶺,不知何以飛來,仙靈隱窟,今復爾否?」 岩壁上保存有五代至元代500多年中陸續完成的石雕佛像,共有345尊。五代造 像有青林洞右岩壁上的彌陀、觀音、大勢至3尊。宋代造像最多,現存232尊。 元代石刻造像,現存67龕,造像大小合計116尊,是現存一處最大的元代雕刻群。

專車前往【九華山大願文化園景區】位於中國四大佛教名山之一、國家級重點風 景名勝區、世界公認的地藏菩薩道場――九華山風景區北麓柯村。景區由99公尺 地藏菩薩聖像及配套景點和服務設施組成,是集自然山水與佛教文化於一身,融 傳統藝術與現代科技於一體的禮佛朝拜、養生禪修、休閒觀光的旅遊。 

  • 酒店用
  • 本幫風味RMB60/人
  • 九華山風味RMB80/人
九華山【祇園寺、化城寺、旜檀林(大悲樓)、通慧禪寺、天臺景區(含上下纜車)、天臺禪寺】***帶一日行李上山

前往參觀【祇園寺】,九華山“四大叢林”之一,位於九華街入口處。初建於十 六世紀中期、明代嘉靖年間,清代多次重修和增建。祗園本來是印度佛教聖地, 相傳釋迦牟尼在祗園宣揚佛教二十餘年,祗園寺就是取這個故事而得名。祗園寺 通道刻滿金錢,以象徵釋迎聖跡。 【化成寺】,九華山歷史最悠久的開山主寺,是地藏菩薩的道場,九華山的“總 叢林”。東晉僧人杯渡曾在此築室爲庵。唐至德年間改建,定名爲化城寺。“化 城”源出於《法華經》中的佛教故事。傳說釋迎牟尼與弟子下鄉佈道,忽爲山險 所阻,弟子饑渴交加,坐地不起。釋迦牟尼手指前方說:“前有一城,速去化齋。” 弟子頓爲振奮。此城實乃佛祖點化而成。

【大悲樓】又稱大悲寶殿。是慧深法師於1992年在國家級重點寺廟旃檀林東側擴 建的梵刹寶殿,1993年8月6日,大悲樓上正樑剪綵,正樑剛一落位,便下起了 滂沱大雨,正巧應對了俗話所說的雨淋“萬年樑”,爲大吉兆。主殿高六丈三尺, 殿內長、內寬、內高均爲19公尺,以與菩薩二月十九日誕辰、六月十九日出家、 九月十九日成道的三吉日悉心相應。

【通慧禪寺】始建與清初,為化城寺寮房之一。1988年住持僧仁義重修,恢復道 場,香火日盛。該寺坐東朝南,由五座民居式殿孙組成。通慧禪林相傳為比丘尼 仁義在五臺山受戒出家前曾潛心中醫,懸壺濟世,後加入軍隊,參加抗美援朝戰 爭。回國後雲遊四方,1995年11月於85歲時圓寂。其徒遵師囑,將其遺體坐缸 存放。1999年1月開缸,其肉身完好,今裝金供奉於通慧禪林,擬建悅殊殿以安 放。大殿以南及後殿大花廳仍稱“通慧庵”。

【天臺景區(含上下纜車)、天臺禪寺】 前往【天臺寺】。 古語有云:“不上天臺,等於白來”之說。地藏寺歷史悠久,相 傳唐時金地藏曾在此居住,絜瓶僧常從羅漢墩來此與地藏晤談,留有“金仙洞”遺 跡。宋時高僧宗呆筆下的天臺寺已是“踏遍天臺不作聲,清鐘一杵萬山鳴”了。

從【古拜台】向上,走完十王峰下一段弧形山路,沿龍頭峰下的青龍背旁向前即至 天臺正頂,到達天臺寺前。至寺前回首一看,左有龍頭峰,右有龍珠峰,對面十王 峰。龍頭峰下為青龍洞,在門旁駢立如屏,又名玉屏峰。龍珠峰,又名天臺網,上 有一顆巨大滾圓的岩石,名“龍珠口”。傳說九華是“活的龍脈”,青龍居此高處, 這顆“龍珠”則是它戲耍的寶物。十王峰迎面而來,謂之“十王朝地藏”。 寺前岩壁上,有“非人間”等巨字摩崖石刻。寺門在龍頭峰、龍珠峰間的渡仙橋下, 由橋底登石階十餘步,即進入寺門。拱形橋上的橫樑鐫“中天世界”四個大字。 全 寺由三組居民式殿堂組成。橫臥嶺凹間,東面以峰脊(青龍背)為屏障,南以玉屏 台作為牆身,西南和北面以突兀的面。殿孙的底部架空,下置蓄水井。整個建築借 高聳的懸崖峭壁來隱蔽,卸防風寒又十分堅固。山門在大殿山牆南面,是一直徑3.4 公尺的卷拱下洞,進深4.2公尺。進寺門,過彌勒像後,一目了然,三進殿堂通連, 寬敞、明亮、整齊。大殿(亦為萬佛樓)寬10公尺,深13公尺,各種木質佛雕像懸 滿樑間,被香火燻的似鐵鑄佛像。 

  • 酒店用
  • 九華風味RMB60/人
  • 中式風味RMB80/人
九華山【百歲宮(纜車上下)、東崖禪寺、肉身寶殿、九華街】

前往【百歲宮】,原名摘星庵。16世紀初,來自河北的無瑕和尚在雲遊了五臺山 和峨眉山以後,來此地修行,高壽126歲。相傳圓寂後三年才被發現,法體卻未 腐爛。衆僧十分驚奇,虔心供奉,改摘星庵爲百歲宮。明崇禎皇帝封爲“應身菩 薩”,將其法體裝金,同時擴展廟孙。百歲宮從此名聲大振,成爲九華山四大叢 林之一。

之後前往【肉身寶殿】。坐落於九華街西神光嶺頭,周圍古木參天,濃蔭蔽日。寶 殿以塔爲龕,原名金地藏塔,俗稱“老爺頂”。建築面積705帄方公尺。相傳西元794 年,金喬覺圓寂,依浮屠之法,生殮缸內,葬於神光嶺上。三年以後,僧徒圍著殮 缸造塔,後又在寬闊的塔基上興建殿孙,殿頂與塔頂相接,便形成如今著名的肉身 寶殿。

【東崖禪寺】東唐開元末年,金地藏新羅國王子金喬覺初來九華山居於東崖洞穴, 常在洞旁岩石上晏坐清修。 唐至德二年(757年),山下居士諸葛節等數名鄉紳遊 山,行至東崖,見金地藏之苦行,深為感動,發心修建化城寺後,因而請金地藏 離洞居住。東崖禪寺坐落於巨岩之上,海拔871公尺。在此可眺望長江,俯視九 華鎮,仰觀天台頂,環顧九華群景。佛國風光,一覽無餘。

 

  • 酒店用
  • 九華風味RMB60/人
  • 素食合菜RMB80/人
九華山3H南京【棲霞寺、牛首山+佛頂宮(含往返電瓶車)、先鋒書店園博園店】

早餐後前往【棲霞寺】, 位於南京市棲霞區棲霞山西麓,擁有“南朝四百八十寺” 之冠的美譽。始建於南齊(公元 5 世紀),歷經唐、宋、明、清等朝代修繕與擴建,是中國佛教律宗的發源地之一,也是禪宗興盛之地,與天台宗和淨土宗均 有深厚淵源。寺內的舍利塔,珍藏佛舍利,傳說為唐代高僧鑑真東渡日本前曾在 此修行並留下佛舍利。寺旁的千佛崖石窟的“西方三聖像”, 被譽為南朝石刻藝 術的瑰寶。

前往【牛首山佛頂宮】。 耗資40億人民幣,屬於深坑建築,長220公尺,寬160 公尺,總體高度89.3公尺,單體建築面積約13.6萬帄公尺。佛頂宮建築以供養 為主題,外空間分為大穹頂和小穹頂兩個部分,寓意為外供養和內供養。內空間 分為九層,地上三層、地下六層,地下層由舍利大殿和舍利藏宮兩大空間構成。 佛頂真骨(佛頂骨舍利)指的是釋迦牟尼的頭頂骨。據傳,2500年前釋迦牟尼涅 槃,火化後弟子從灰燼中得到一塊頭頂骨、四顆牙齒、一節中指骨和若干顆真身 舍利子。南京的佛頂骨是目前為止世界上發現的唯一一枚。

【南京先鋒書店園博園】位於江蘇南京的江蘇園博園內,由廢棄的水泥廠筒倉改 造而成。書店由中國工程院院士崔愷設計,保留原有的工業風格,同時融入現代 閱讀空間。由於裝潢獨特,已成為網紅打卡點! 書店由10個高約20公尺、直徑6公尺的筒倉組成,每個筒倉頂部種有桂花樹, 象徵新生與希望。其穹頂夢幻如萬花筒。內部設有螺旋樓梯和書架,打造獨特的 閱讀體驗。這裡不僅是一個書店,也是一座融合生態修復與文化創新的特色建築, 適合打卡、閱讀和感受工業遺產的魅力。 

  • 酒店用
  • 每人發RMB60/人自理
  • 秦淮風味RMB80/人
南京【夫子廟】/ 南京祿口機場  桃園機場『MU5001 1445/1650』

【夫子廟】南京作為中國四大古都、首批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是中華文明的重要 發祥地,具有濃厚的文化歷史。夫子廟是南京最負盛名的景區之一:俗稱孔廟, 始建於宋,位於市中心偏南,秦淮河北岸的貢院街旁。是供奉和祭祀孔子的 地方。 範圍包括夫子廟、學宮和貢院三大建築群。六朝時期,南京夫子廟地區的烏衣巷、朱雀街、桃葉渡等處,都是當時高門 大族所居。烏衣巷門庭若市,冠蓋雲集,走出了 王羲之、王獻之,及山水詩派鼻祖謝靈運等文化 巨匠。

 

※ 行程航班與資訊僅供參考,請以出發前說明會資料確認為主。行程順序若因特殊狀況及 其他不可抗拒之現象;如天候、交通、航班、船舶影響,而有飯店、景點、餐食順序上之 調動,本公司保留變更或調整行程之權利。

  • 酒店用
  • 每人發RMB60/人機場自理
  • ×

參考航班Flight Schedule

桃園機場            寧波         『MU2010 1115/1255』



南京祿口機場   桃園機場『MU5001 1445/1650』


行程規定Regulations

★購物站:全程不進購物站

備註說明Remark

單人房差 :11,300元

小費說明Related Costs

團費包含:領隊、當地導遊&司機小費。

旅遊錦囊Tourist Guide

出團前的準備:

證件提醒:請帶好身份證證件,需一人一證入住登記。臺胞請帶好臺胞證。

車輛安排:已根據參團人數安排合理的車型,建議請不要帶超大號行李箱,以免造成行李空間不夠用。謝謝配合!

關於餐飲:在用餐過程中,我們將安排8菜1湯的用餐標準。路途都比較遙遠,中途用餐的餐廳都比較少,餐廳的用材都不夠豐富,用餐未必會準時,請您理解,也不要挑食。請您備一些自己喜歡的零食。因路途遙遠,不能按時用餐,請帶好巧克力、牛肉乾等乾糧。路途的河水、溪流,請在參觀的時候注意安全,不要下河踩水,更不能飲用。

關於安全:請服從領隊和導遊的統一安排,切勿掉隊,注意安全,如水溝、暗坑、懸石、犬類 ……)

關於購物:全程沒有安排購物專案。在自由活動期間,儘量不要在小攤小販處購物,以防上當受騙。

close

掃描QRCode

close